4月26日,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服务中心)在成都正式宣布成立。
这是空客与TARMAC Aerosave公司以及成都市政府合作成立的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合资公司,也是空客在亚洲地区设立的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
(相关资料图)
蓄势而来,顺势而为
作为民航大国,我国即将有大量的民航飞机进入退役期。作为租赁公司以及航企的重要资产,这些飞机如何得到有效利用?如何推进构建一个基于退役飞机零部件的二级市场?这些问题对作为民航后发国家的我国来说一直是重要的课题——民航飞机拆解与再利用,不仅有极高的技术门槛,也需要构建复杂、科学的适航认证体系和管理网络,并建立海关、税务等相关政策领域的支持与管理体系。
2019年4月,中国民航局颁发咨询公告AC-145-017《航空器拆解》,指导和规范飞机拆解部件返回使用活动的管理。这意味着我国航空产业政策相关领域的空白得到了填补,被誉为开启了中国飞机拆解行业的元年。
飞机退役后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停放不用;二是将其改装为其他用途的飞机,如客改货、或改为测试飞机;三是将其拆解,让使用年限未到的零部件继续进入市场流通。
这架作为霍尼韦尔测试机的波音757起初是一架民航客机,后经改装成为测试机,已经服役超过40年。
此外,随着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以科学、绿色、可持续的方式处置飞机这样的大型民航资产,并在其基础之上建构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构“双碳”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随着民航飞机型号不断更新、效率不断提升,目前在役的、燃油效率不够高的一些型号,或许会被航企提前退役——从以往的20年机龄,缩短到15年乃至更短。这意味着将有大量的飞机将提前退出飞行,需要得到妥善安置。
停放,维修,拆解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转入公司运作阶段。
作为成都市国际空港经济区双流片区的“链主”企业,服务中心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2023年9月30日建成,12月底全面投运。与工程建设工作同步进行的还有资质的获取工作。空客表示,目前已经启动了向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和欧洲民航局(EASA)的相关资质申请工作。
服务中心坐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号跑道西侧,共占地71.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停放125架飞机。目前,一期项目最多可存放飞机100架,预计到2030年底,能够实现停放维护飞机685架、飞机拆解98架、客改货飞机21架。
一期项目示意图。
根据空客计划,未来服务中心将面向各种机型,提供飞机从停放、存储到维修、升级、改装、拆解和回收的一站式服务。
TARMAC Aerosave公司是空客、赛峰和苏伊士集团(SUEZ)合作成立的公司,15年来专注于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的存储、维修和拆解工作,将主要为服务中心提供飞机拆解能力。
而同样位于该项目中心的空客子公司欧航航材(Satair)将负责收购老龄飞机,交易和分销拆解后的二手可用件。
据预测,该服务中心75%的存储飞机将进入第二个生命周期,其余飞机将采用TARMAC Aerosave公司独有的技术进行拆解,最终可实现飞机重量90%以上的回收利用。
合作推动发展
在4月22日下午的媒体采访中,空客中国公司服务战略、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在介绍了该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之后,还提到了其未来对国内相关产业链的拉动情况。
胡永东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说,飞机拆解行业能够带动国内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在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如发动机、辅助动力系统(APU)被拆解后,TARMAC使用其独特的拆解技术,能够将机体上可用的铝材、铜材、钛材和不可用的材料分离开。虽然目前复合材料的拆解依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但空客已经在关注国内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成果,希望能推动其进入生产领域。
而在相关人员的培养上,服务中心首批管理队伍基本都具备CAAC和EASA相关资质,正在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接受相关技术和管理培训;此外,首批职员已经接受民航局147部《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则》的相关培训。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相关专业培训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从航空产业链商业利润的角度来说,除了技术门槛较高的发动机制造、碳纤维复材制造等环节外,飞机整机的设计与制造等环节营业利润率并不高。而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高端服务业,飞机拆解行业的利润率相对制造领域则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这一领域进行长期投入,有利于我国全产业链的建构,是协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